在党校漫天飞扬的思绪
发布时间:2017-06-13 20:08:46   点击: 8451次  

      还记得刚来党校报到的时候。

      北京的春末,好像略微有些恣意。校园中飘舞着漫天的飞絮,对此比较敏感的我十分不习惯它们的肆意飞扬。但我不躲着,纵然它们不请自来,侵犯我鼻孔,钻进我衣服。我宽容,因为三个月间我收获了像它们一样潇洒占据了我脑海的知识。

      还记得开学典礼上田部长的谆谆教诲。

      “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在玉兰花盛开的季节,我放下行囊,尝试忘掉我所知道的,一切归零,全身心投入三个月的宝贵学习和充电中。如今,猛然回首发现,最有收获的正是我原来不知道的,而我来之前也没计划过的部分。

      比如像媒体应对课程。一直以为自己的思维和口才尚可,但当自己作为假定当事人并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被记者出身的老师问得哑口无言,汗流浃背的时候,那种以前的没来由自信瞬间被击得粉碎的感觉让我感到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样的课程太解渴,太过瘾,即便自己的表现未如老师和同学期望的那样。幸好,老师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经典的公式:“Q=A+1”。

      比如像董振华教授的课程和现场答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悟得真经的董教授既自如地徜徉在浩瀚的知识大海中,又因为广博的学识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员,包括我。我很庆幸没放弃机会讨教。我自诩喜欢读书,喜欢思考。但碎片化的知识、模糊化的概念得不到系统化的整理和高水平的指导,只能算是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董教授的授课让我深刻体会到,相比于视野的扩展,思维的提升和认知升级才更为重要。要扩展我们的思维,做到认知升级,需要的是成体系的知识和足够深刻的思考。在董教授现场和我们推心置腹前,我只是在河的那岸通过自作聪明的无知麻醉着自己。现场答疑结束后的那晚,我辗转反侧,我汗颜自己急功近利。对于哲学的很多问题,我曾经放过了一个个问号,而机会,也从自己身边一个个溜走。幸好,在党校我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

      比如像我所在的小组。三个月的党校学习和生活,我始终庆幸自己可以成为这么一个温馨团结,战斗力和凝聚力空前强大的小组成员。每一次的小组讨论,每一次的文体活动,就连每一次的开怀大笑,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小组每一位成员身上,我都或多或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深刻,比如缜密,比如真诚,比如幽默,而这段终身难忘的经历和齐心协力的并肩综合起来丰富了未来的我。唯有感恩,唯有感谢,唯有感怀!

      ……

      三个月,太短,但足以回味。课程讲座和现场教学丰富如盛宴,让我们吃得更满足。同学感情亲近如手足,让我们终身难忘。短暂的相聚和持续的充电后,57名水滴即将重新奔赴原有岗位,但不管怎样,系统收获的运用不会断,党校建立的连线不会断,同学之间的情将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