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深时见鹿
发布时间:2017-03-13 10:58:24   点击: 9072次  

树深时见鹿.jpg

     微博上看到一段话:我对超过二十年仍能维持其内在一致性的人,既警惕也怀疑。相较而言,我更愿亲近那些充满对立、内心光影交织的人。下半生致力于颠覆上半生的人;右手攻击左手又能均衡挥往一处的人;懂得“格致研极、乃是茶饭”的人;中年之后果断弃绝精雕与剔透之求、在气象气质上愈来愈显出泥沙俱下的自在之貌的人。

      想来博主并非很灰心人到中年,泥沙俱下这一点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讲到的成功学种种以及诸如《菜根潭》这样的处世奇书并不能经世致用。没有人可以被纯粹定义,没有你一眼就能辨识的灵魂。所以所谓的数十年如一日可以是一个好习惯的维持,却不能成为评判一个人内在和表象的根据。倘若你见惯了五光十色的人群,你是不会去想繁荣之下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波涛汹涌的。说世事艰难,人心叵测可能就有点危言耸听了,但人性变幻莫测,其复杂性和矛盾性能纠缠,能共存。

      我是刚过了二十岁就有中年危机的那一拨少年老成的年轻人了。大概除了年龄是年长者觉得被我们这一代人遥遥领先的,别的领域里委实是毫无战绩可言。大多数人相当认可二十岁是人生最好的开始。我不否认。我们从什么时候觉得开始老了呢,三十岁还是五十岁?有的人从二十岁就开始老了,有的人五十岁反而越活越年轻。从折腾不动的时候。《月亮和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兰德,一个成功的证券经纪人,人到中年志得意满,有一天做出了放弃美满的家庭和稳定的工作,远赴重洋作画的决定。他的妻子觉得他疯了,身边的人都在指责他的荒诞和不负责任,他甚至不知道最基本的作画技巧。他声名大噪的时候他已经因患麻风病去世了。“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罗伯特.思特里克兰德大概是从《圣经》里引用了一句他认为可以概括他父亲一生的话。他在一方面承认了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有着不平凡的天赋,更多地却偏向于他最后的遭遇是咎由自取的后果。

      艺术家较之其他行业可能有所不同,偏激和怪异乃是通病和常态。我举思特里克兰德的例子,大抵能从侧面反映,志存高远在被默认为与日俱下的中年这里只有微乎其微的可能性这一点是片面的;以及哪怕我们穷其一生也只能窥探到人性的凤毛麟角。在文明人不理解的行径里,思特里克兰德找到了快活。就像最初作者都认为像思特里克兰德这样俗气的人是不能为他那爱好结交文人的妻子增添光彩的,后来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实也是没人料得到的。

      那些不耽于内在一致性的人,那些活得生动鲜明,淋漓尽致的人,真真是可爱的不得了。尚未禁得住生活里的满城风雨的怯生生的二十岁是没资质讨论人到中年的。但普罗大众都知道的常识是,人生很多重要的起承转合都在中年。上半生致力于对自己精雕细琢,满身的锋芒和对未来的觊觎,很多想要开始的事情都推给了中年之后。所以二十岁是人生最好的时候这句话还是没错,中年之后完成对过往的颠覆亦是不无可能。

      那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英雄垂暮,尚能战否?知道“格物致知,乃是茶饭”,不将钟摆声当作是生命开始终结的丧音,初心不过是年少时做个快乐的孩子,老来时做个有趣的老爷爷。越是近中年,越能悟得自在和取舍。家父是个固执的倔老头。我常常对他再三叮嘱,讲老年人如何养生,什么是这个年纪的禁忌,简直是操碎了心系列。然而他是很不乐意我对他耳提面命的。不服老。有一天我和他掰手腕,我用两只手都没能扭转败局,他却很快承认他老了,说自己力气大不如从前了。我说,那以后我让着你好了。我看着眼前这个糟老头子,我听闻他少年得志,快意风流的过往,奈何一生平处跌宕,高处沉浮,辗转之后终得如此。拮据的日常,骂不休却吵不散的糟糠之妻,儿孙绕欢膝下的阖家团圆,日子慢慢悠悠的,生活四平八稳的,总是能让一个哪怕刚心铁甲的人舍了光辉与荣耀,认了伤疤和败仗,过起朝九晚五的平凡人生。

      你知道,你有当下,还有未来。

      你知道,过去的每一天,余下的每一天,都是恩赐。

      你知道,一切都刚刚好。(文 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