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特殊来函的背后---公司援助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作小组电话采访记
发布时间:2016-11-24 11:13:41   点击: 7001次  

      “吃没吃饱不知道”、“睡没睡着不知道”、“生没生病不知道”——在援藏干部中,流行着“三个不知道”,充分反映了西藏工作生活的艰苦程度。高原缺氧加上饮食习惯不同,让吃饭、睡觉这类正常的生理需要,变成了“痛苦的事”。然而,身体的不适、环境的艰苦,并没有吓倒工作小组每一位成员——信念,支撑着他们在西藏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


      2016年9月9日,公司收到西藏自治区水利厅的一份特殊来函,函中对我公司在拉洛水利枢纽管理局进行技术援助的孙新宁、周艳松和张大伟三位同志进藏以来的政治、思想和工作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

      让我们把记忆拉回2015年8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准确把握西藏水利发展需求,努力把水利援藏与落实治藏方略结合起来,水利部党组从全国水利系统选派政治素质好、管理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优秀干部到西藏开展工作并接受锻炼。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孙新宁、张大伟、周艳松三位同志接受组织挑选,被派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境内的拉洛水利枢纽工程进行技术援藏。

      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地处海拔4300m的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高寒缺氧,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也是西藏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骨干工程。工程建设初期便打破设计总进度计划全面开展工程建设工作,呈现点多、线长、面广、工期紧和投资任务重等特点。

      公司援藏工作小组进驻拉洛工程现场后,经过短暂调整便根据各自的分工进驻工程现场开展工作,并在较短时间内熟悉了拉洛工程建设管理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他们积极负责和参与拉管局规章制度修编及质量、安全等体系建设工作,根据拉洛工程特点,协助工程咨询公司开展档案管理、电厂筹建等业务。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自身多年来积累的建设管理经验积极出谋划策,为组织决策提出合理建议,体现了较高的业务水平,受到了拉管局的肯定。

      选择援藏就是选择孤独和坚守,选择援藏就是选择奉献和坚强。根据工作分工,孙新宁同志主要负责拉洛枢纽工程全面管理工作,周艳松同志主要负责计划合同工作,张大伟同志则主要负责两个配套灌区的工程管理工作。但凡去过西藏的人都知道,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头痛、胸闷是正常生理反应。长期坚守在工地一线的他们经常因为现场工作的需要,每天要走过上百公里上山下谷的颠簸车程,一整天下来,因疲惫和缺氧高原反应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反应仅靠氧气瓶根本缓解不了;为了工程建设顺利开展,他们早已把拉洛管理局当做自己在西藏的家,频繁往返于工地现场和拉萨、日喀则早已成为家常便饭,而他们却毫无怨言。

      面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工作小组发扬“战风沙、斗严寒、忍荒凉、耐寂寞”的万家寨精神,在学习中提高专业素养,在工作中增长才干,在生活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而要想做到这些,必须有稳固的后方保障。有几次,年幼的孩子在内地生病,他们虽然心急如焚,却只能望空兴叹。这个时候,是他们的爱人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家庭重任。“安心工作,家里有我呢!”“出门在外,注意身体!”,一句温馨的电话中的安慰早已让他们泪流满面……3名铮铮男儿,谁都拥有对家人的眷恋,谁都不缺少对亲情的渴望。然而,当援藏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摆在面前时,舍小家、顾大家,便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

      援藏工作是责任,是缘分,更是一份荣耀,工作小组进藏后定位准确,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尊重民族同事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工作中注重讲团结、顾大局,到位不越位,补位不缺位。在我们的电话采访中,他们一致表示,尽管拉洛工程建设任务艰巨,担子不可谓不重、压力不可谓不大,但也要珍惜这段经历,脚踏实地办实事,将内地水利建设新理念、新方法带入到拉洛工作建设当中。

      时间如白马过隙,不经意间工作小组在祖国海拔最高的边陲地区已默默无闻的工作了一年多时间,期间,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和拉洛工程管理局多次对工作小组给予其高度的评价,在西藏自治区水利厅来函中更是指出“三位同志以坚决服从组织需要的政治觉悟,舍小家顾大家的大局意识,不畏困难的强大勇气,选择进藏,和西藏人民一道建设西藏,锻造援藏干部缺氧不缺精神的价值内涵”。

      巍峨雄浑的青藏高原是冶炼精神的熔炉,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是涤荡心灵的长河。经过雪域高原的历练,工作小组每一位成员在奉献中收获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实现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让我们共同祝福三位同志在西藏工作期间一切顺利,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