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六年,龙口水电站五台220kV主变压器首轮大修圆满落幕。主变压器作为水电站的核心设备,其大修工程涉及众多复杂的技术环节和高难度的操作要求。从前期的详细规划与筹备,到每一个具体的检修步骤,如同攀爬陡峭的山峰,充满挑战。每一次的决策都关乎着大修工程的成败,每一个操作都必须精准无误,容不得丝毫差错。在这漫长的征程中,无数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场大修不仅是对设备性能的一次全面升级,更是对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精神的生动诠释。 协作篇:携手并肩图共济,千帆齐秀竞遨游 在电站管理局各级领导的指挥下,局属各部门积极响应,有效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检修部提前制定详细的大修计划和方案,精心组织施工,确保每一个步骤有序推进。生技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大修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安监部时刻紧绷安全弦,强化现场安全监管,确保施工过程零事故。后勤部门则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为大修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了周到的服务。 在那繁忙的大修现场,你总能看到他们聚在一起的身影,每个人都像是一颗独特的星辰,带着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在这个集体的星空中闪耀。他们有的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讲述着曾经遇到的类似难题以及成功解决的方法,有的则从专业理论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问题的本质,用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原理为寻找解决方案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正是这种团结协作和智慧碰撞的力量,才使得主变大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它让原本艰难的任务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让复杂的技术难题在集体的智慧面前一一瓦解。 安全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电站管理局检修部作为主变大修项目的执行部门,从始至终展现出了非凡的责任担当,他们犹如一座坚实的堡垒,在项目安全管理中勇挑重担。 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人员资质的完备性、任务安排的合理性、质量检测的严格性、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安全防护的有效性……这些看似琐碎却至关重要的细节,无一不经过他们的严格审查。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技术交底、项目实施细则的精心编制,成为了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每日班前会、安全日活动、碰头会……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却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让安全施工的理念深入人心。专人全程监督,对施工安全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一环节都始终在安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正是有了他们的保驾护航,龙口五台主变大修才得以顺利完成,他们,是真正的安全守护者。 技术篇:山重水复疑无路,技术创新破难关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面对五台主变压器长期运行累积的种种问题,检修团队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以技术创新为利剑,誓要斩断一切阻碍。 (一)低压套管渗漏之困 1-4号主变压器低压侧套管渗漏问题,如同一块压在检修人员心头的巨石,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油液的渗漏不仅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更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检修部成立攻关创新小组,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全身心投入问题研究中,对设备结构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导致渗漏的细节。同时,深入分析设备的运行环境,考虑温度变化、电磁振动等因素对套管的影响。经过数十次的试验与改进,设计出一套“3+1”密封方案:三道密封从不同的角度对套管进行密封,确保油液不会泄漏,一个限位设计保证密封垫在温度变化和外力作用下不会发生移位,犹如给套管穿上了一层坚不可摧的铠甲,彻底解决了渗漏油问题。这一创新成果不仅荣获了多项省市级奖项,更为行业内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密封材料之惑 主变原密封材料采用普通O形密封条粘接成圈的方式,存在接口处易断裂、伸缩性不佳、沟槽尺寸各异导致适配性差等诸多弊端。由此造成的渗油问题频频发生,5台主变共计发生20余次,严重影响着设备正常运行。 为解决这一难题,检修团队秉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踏上了密封材料的市场调研之旅。从传统的到新型的,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前沿,无一遗漏,每一份资料都被仔细研读,分析其性能参数、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经过一系列努力,最终采用模压生产的丁腈橡胶材料(N1570)成型密封圈。此成型密封圈经过精确测量与选型,完美匹配各部位密封沟槽尺寸,无接口设计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胶圈断裂引发的渗油问题。同时,引用的丁腈橡胶材料,既增强了耐油性又保证了低温环境下的良好弹性补偿能力。这一“四新”技术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主变压器的密封性能,为主变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储油柜扩容之需 曾几何时,主变因低温引发的油位下降如同阴霾笼罩在检修人心头,从入冬到寒冬,每一次巡检,那逐渐降低的油位刻度都似无声的警告,让人心生忧虑。 寒风凛冽中,检修人员穿梭在设备之间,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他们仔细分析每一个可能的原因,从密封性能到温度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储油柜的额定补偿容积进行精准核算,详细统计主变压器历年不同温度下的油位变化,绘制趋势图,并将这些数据与油位-油温曲线图反复对比,仔细推敲,试图从这错综复杂的数据交织中探寻出问题的根源,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油枕补偿容积偏小。本轮大修他们果断决定对储油柜进行扩容改造。饱经风霜雨雪,终得努力之花绽放,储油柜的扩容改造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龙口枢纽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中性点接地刀闸之殇 设备的多年服役,户外恶劣的运行环境,引发主变中性点接地刀闸多次发生分、合闸信号上送异常,严重扰乱机组发电的稳定节奏,极大地影响机组的并网可靠性。 为消除这一隐患,检修团队决定对旧操作箱内直角转弯的连杆进行换型改造,取消传动杆,采用电动机输出轴直接与辅助开关紧密连接。这种巧妙的设计彻底避免了由传动杆变形、松动导致辅助开关转换不到位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分、合闸信号上送的成功率,不仅大大降低了中性点接地刀闸操作箱的故障率,让设备能够更加稳定可靠地运行,还减少了后期的维护工作量,为运维人员减轻了负担。 (五)主变工位转运之难 主变工位之间转换的传统方式是采用卷扬机牵引,然而此种方式存在着稳定性差、操作难度大、转运速度慢、对主变冲击和震动大等诸多弊端,使得主变在转运过程中“危机四伏”。 为确保主变转运工作安全推进,检修团队本着科学、高效、安全的原则,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精心策划,一种全新的、更为科学高效的转运方式应运而生:人工液压顶升装置作业。此种转运方式类似于搭积木。平板车预设于变压器基础旁,构建枕木平台;运用液压系统,将主变压器平移至平台并对接轨道;随后,通过液压推力装置,平稳推移至平板车;启用液压顶升,将主变逐步提升,同步抽离轨道,确保平稳落座;最终,平板车缓缓驶入主厂房,利用桥式起重机将主变压器吊装至指定检修位置,完成整个转运过程。采用这种创新的方案,不仅转运工期极大缩减,效率大幅提升,更是减少了因工期延长而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和成本增加。同时,主变转运的安全系数显著提高。 春风化雨润无声,匠心精神树标杆 在这场大修战役中,检修人员不仅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铸就了光明之路,更将匠心精神深植于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平凡岗位上追求卓越,在细微之处尽显真章。每一道严格的工序,每一次精准的操作,皆是对匠心精神的最好诠释。他们精益求精,对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不允许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他们深知,唯有如此,方能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千家万户持续输送电能。 在六年的大修历程中,这个团队不仅完成了对五台主变压器的全面升级改造,更锤炼出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勇于担当的队伍。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匠心筑梦”的承诺。 如今,五台主变压器已重焕新生,以更加稳定、高效的状态投入到电网运行之中。它们不仅是龙口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检修人员匠心精神的见证者和承载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份匠心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万家寨检修人不断前行,为推动万家寨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电站管理局 赵国栋 王福文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