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行 | 巡察人的执着与坚守 |
发布时间:2025-03-18 08:39:10 |
创新,他探路;困难,他上前;加班,他带头……说起江西省吉安市委巡察组正县级巡察专员杨秋如,同事们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杨秋如勤于钻研业务,勇于攻坚克难,以巡察人的执着和坚守发现并推动整改了一批顽瘴痼疾,为维护当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做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1月,杨秋如被评为江西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有一次,杨秋如在梳理历年全市巡察工作总结时发现,一些巡察反馈问题反复出现,成为顽瘴痼疾。究其原因,主要是整改方案不具体,整改审核不细致,相关职能部门整改销号把关不严。 “这么多年大家都是这么干的,也没出什么问题,有必要改吗?”“反馈问题整改,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为破解难题,杨秋如专门召集各巡察组负责同志进行研讨,大家对此意见不一。但是,杨秋如态度坚决:“巡察是为了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问题不解决,还不如不巡察。” 为有效推动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杨秋如带领相关同志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找准问题症结、探索解决办法,最终形成了吉安市委巡察整改创新工作方案:针对巡察反馈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开展巡察“一轮一复盘”,在复盘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借鉴提升;针对整改方案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由纪委监委对口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党委组织部、巡察办、巡察组进行巡察整改“五方会审”,确保整改方案具体可操作;针对整改落实不到位问题,开展拉网式“回头看”,确保真改实改、改到位。 经过不懈努力,巡察组不少同志反映:“被巡察单位落实整改主体责任更主动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先行先试,善作善成。杨秋如牵头探索的推动巡察整改经验做法得到推广。 每轮巡察过程中,总有人找杨秋如请求“高抬贵手”:“何必这么较真儿,给别人留点情面,也给自己留条后路。”但杨秋如一直顶住压力,从未松口:“不较真儿哪能干好巡察工作!” 有一次,市委巡察组巡察市直某医院。该院某领导是杨秋如的同乡,由于害怕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被发现,多次找杨秋如,希望透露点信息,但每次都碰一鼻子灰。不久后,该领导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在全市巡察业务考核中,个别县连续几年倒数,于是相关领导上门找杨秋如“关照关照”。杨秋如义正词严地说:“平时不努力,考核靠关系,这怎么能行,这对其他县也不公平啊!” 凭着担当作为的勇气和不怕得罪人的态度,杨秋如影响带动市委巡察办和各巡察组的同志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先后对粮食、生态环保、公安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开展了巡察,发现了一批质量较高的问题线索。 在后面推着大家干,不如在前面带着大家干。每轮巡察工作,从会务准备到材料撰写,从人员抽调到巡前培训,每项工作杨秋如都统筹推进、精益求精。 对文字材料,他反复推敲打磨;工作协调,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尽管已到了知天命之年,但每天最早到办公室的是他,最晚离开的是他,通宵达旦加班的还有他。在他的办公室,长期备着一张折叠床和一套洗漱用品,同事们都说,办公室是杨专员的另一个“家”。 巡察准备、了解、报告、反馈、移交、整改……多年的岗位历练、勤学善思,让杨秋如对巡察每个环节的工作了然于心,逐渐成为同事们眼中的“百晓生”。 正因为如此,每天一上班,杨秋如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同事们在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都会向他求教。“有杨专员在,我们干事有信心,他不仅会教我们怎么做,还会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吉安市委巡察办干部曾建军说。 在杨秋如的耐心教导下,吉安市委巡察机构一批90后年轻干部快速成长,为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转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纪检监察部 郝楠) |